- A+
20多年前,当我还是住院医师的时候,我们泌尿外科病房里一年也看不到几例肾癌患者,可是21世纪的今天,我们现在一周就要开3-4台肾癌手术,是诊断水平的提高,还是发病率的骤升,或许是两者均有。只可惜现代医学的发展还没有完全阐明肾癌的发病机制,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发病率的提高,我们还不甚了解,但是一旦发现了肾癌,我们该怎么治疗呢?发现肾癌时已属晚期又该如何处理呢?
对早期的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治疗的金标准,且疗效最好。但是不幸的是约30%的肾癌,首次来院就诊时已属转移性肾细胞癌,另外早期肾癌做了根治手术后仍有40%可出现复发并最终发展为转移性肾癌,因此,对转移性肾癌的处理非常棘手。
以往对于晚期肿瘤的看法是,作放化疗副作用较大,所以一般来说建议放弃治疗,但是对晚期肾癌又该如何处理呢?是继续治疗还是放弃?俨然是个大问题。其实肾癌与其他肿瘤相比,有很大差别,首先肾癌细胞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所以目前来说不存在对晚期肾癌进行放化疗的问题,更谈不上什么副作用了;减瘤性肾切除术有无必要一直存在争议,但已有研究发现,减瘤手术可以缓解症状,减少肿瘤负荷有利于后续治疗,关键是切除后可增加治愈机会,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所以如果有可能为患者进行减瘤手术,不管是切除病肾还是复发病灶对患者来说绝对是有益的。除此之外,由于肾脏是一个血液供应的末端器官,对于手术无法切除的肾癌进行栓塞治疗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肾细胞癌转移是晚期肾癌的标志之一,以肺部居多,占50-60%,已有研究发现,肺转移灶切除术后,五年生存率高达36.9%,因此,对肾细胞癌肺转移患者肺转移灶切除应为标准治疗。骨转移常预示肾癌预后较差,但一项研究发现,同时行肾癌根治术和孤立性骨转移灶切除术后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9月,故对有骨转移的肾癌病人也应设法彻底切除骨转移灶。以往对于肾癌出现脑转移常常无能为力,但最新的临床研究发现对广泛脑转移进行全脑照射、局限性脑转移灶进行γ刀治疗同样可以大大延长生存期。
和其他肿瘤一样,不管是原发灶是否可以根治性切除,还是转移灶能否彻底清除,晚期肾癌的治疗的最新进展是抗血管生成和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靶向药物问世后,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从10个月延长到了40个月,这一巨大变化使晚期肾癌的治疗从此由免疫治疗时代跨入了靶向治疗时代。美国FDA最早批准的两种针对肾癌的靶向治疗药物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在我们的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除了靶向治疗药物副作用(如淋巴细胞减少、手足皮肤反应、乏力、呼吸困难、高血压、贫血等)较大以外,药物费用较高也是影响临床广泛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肾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简称肾癌)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肾癌的组织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为透明细胞癌,其次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以及集合管癌等少见类型的肾细胞癌。肾癌发病率仅次于前列
总体来说,晚期肾癌的治疗还是应该进行的,且有相当的患者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治疗的前提是应该进行多方位的综合治疗,如肾癌减瘤手术、转移灶切除术、栓塞治疗等手术,近年发展起来的抗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更为晚期肾癌的治疗提供了光明的前景。
本文内容来源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主任医师邱建新教授。
百科名医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我的顾客我的朋友说过的话,我要把他记录下来——
简数数据采集平台是一个完全在线配置和云端采集的网页数据采集和发布平台,功能强大,操作简单。
